• 首页
  • 关于我们
  • 员工分享
  • 信息公告
  • 党建专栏
  • 担保产品
  • 资讯中心
  • 公司网站群

    洞察经济逻辑,理解社会现象 ——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发布时间:2024-04-12 浏览量:215 作者:本站 点赞数量:2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该书的作者薛兆丰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出生于1968年,籍贯广东梅州。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曾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法律经济学、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政治经济学等。薛兆丰曾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授课任职,并担任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他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媒体传播。他曾在知名网综《奇葩说》中担任导师,以其犀利的言辞和深入的分析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被誉为“网红经济学家”。此外,他还是得到Ap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专栏的主理人,以及少年得到App《少年经济学》的主理人。他通过这些平台向大众普及经济学知识,帮助更多人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经典经济学著作往往采用严谨的逻辑和数学推导来阐述理论,语言较为专业化和抽象,普通人甚至很多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读起来都比较吃力,更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或高级学者阅读,而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则更注重于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经济学的基本认知,更适合初学者或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大家会对生活中很多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

    一、《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核心内容概览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基础概念与原理

    稀缺性:书中首先阐述了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稀缺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做出选择,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供需关系与价格形成:薛兆丰教授深入探讨了供需关系如何影响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以及价格在市场中的作用。

    成本概念:他详细解释了成本的含义,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并强调了成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二)市场运作与交易行为

    市场结构与功能:书中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市场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协调供需。

    交易的本质:薛兆丰教授深入剖析了交易的本质,即双方自愿交换,以及交易如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信息不对称与决策

    信息不对称现象:书中重点讲解了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和个体决策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

    应对信息不对称的策略:薛兆丰教授提出了一些应对信息不对称的策略,如信号发送、声誉机制等。

    (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机制:书中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原理和机制,包括生产要素的贡献和市场的决定作用。

    社会公平与效率:薛兆丰教授讨论了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五)经济制度与政策分析

    经济制度的作用:书中强调了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产权保护、契约执行等。

    政策分析与评估:薛兆丰教授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社会现象中的经济学知识

    (一)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

    我们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

    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任,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负责任的话,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马路的价值就会消失。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明白,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请大家思考沉没成本是成本吗?

    答案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我们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如果没什么可放弃的,也就不存在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但它很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过程,有时如果过于关注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试图通过继续投入来挽回之前的损失,这种心理现象被成为“沉没成本谬误”。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难的,不仅在于理解“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的意思,也在于生活中我们能否当机立断,真的去实践它。

    例如我们看电影,坐在电影院里15分钟、20分钟后,就能知道这部电影好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买了,但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的话,最合适的做法就是马上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但是有多少人会在电影播到20分钟的时候,就当机立断站起来离开呢?

    例如我们买了一支股票,但随后该股票的价格开始下跌。由于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可能会选择继续持有这支股票,而不是及时止损。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希望通过继续持有来等待股票价格的回升。然而,这种决策忽视了当前的市场状况和未来的潜在风险,完全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

    又例如,我们购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但随后发现自己对这场音乐会并不感兴趣。然而,由于门票已经购买,我们可能会选择去观看音乐会,以免“浪费”已经付出的钱,已付出的钱就是沉没成本,在去不去看音乐会这件决策上,因为我们考虑的是花了的钱这个沉没成本,可能会令我们花更多成本去做一件原可以及时止损的事。

    我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尽量避免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应该基于当前和未来的情况来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识别并克服沉没成本谬误,以确保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最佳的利益和最大的潜在收益。

    除了要理解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外,还需要注意,成本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深不可测。我们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但问题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不是没实现吗?既然没实现,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东西?

    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想要知道答案,请阅读原著!

    (三)政府高价拍卖土地会不会推高房价呢?

    在很多城市,政府高价拍卖土地收了不少钱。有人就说,政府卖地那么贵,最后盖成的房子当然就贵,是政府高价卖地推高了房价。显然,这也是典型的成本决定论:原材料(土地)的成本会传递到最终产品(房屋)上去,因此土地的价格越高,房价就越贵。

     事实上,不是政府想高价卖地,就能把土地以高价卖出去的。政府之所以可以高价卖地,是因为人们对住房的高需求导致了高房价,而高房价才使得高地价成为可能。原材料(土地)的成本和最终产品(房屋)的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反过来的,不是前者决定了后者,而是后者决定了前者。只要最终的房屋数量不发生变化,哪怕政府把土地免费送给开发商,最终的房价也不会有变化。假设市场上只有一套房子,那么这套房子归谁所有呢?有一百个人参与竞买,出价最高的人出100万元,其次是99万元、98万元······如果市场上只有一套房的话,这套房就归愿意出价100万元的人所有。因此,政府无论是免费把土地送出去,还是高价拍卖土地,对最终的房价都不会造成影响。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政府拍卖的地价还是很高,并且还推出了限价,但并没有推高成都的房价,反而成都二手房价是在降的。

    (四)穷人怎么办:寻求个人进步

    什么才叫穷人?穷在中文里面就是“尽”的意思,就是没有前途的意思,只有没有前途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只要是有前途,有一技之长的人,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哪怕是在绝对能力上比所有人都差,但是只要自己跟自己比,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分工合作中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教育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有一位经济学家名叫托马斯·索威尔(Thomas Sowell),他写过一本书叫《美国种族简史》(Ethnic America:A History,1981)。他说如果把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定为100美元,在美国国内不同种族的收入相差甚远,其中犹太人是172美元,日本人是132美元,波兰人是115美元,中国人和意大利人是112美元,而黑人只有62美元,印第安人只有60美元。

    索威尔提到,犹太人特别重视教育投资。犹太人喜欢学习,有可能跟他们的命运有关。犹太人经常遭到迫害,流离失所,投资土地风险太高,做珠宝买卖比较容易流动,而真正能够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只有头脑里的知识。索威尔说在纽约求生存的犹太人,白天工作不管多忙,晚上还坚持去听讲座。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同样,中国人、日本人也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非常努力。虽然他们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并不高,行为也不高调,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相反,黑人群体要求的政治权利就很高,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并没有同步增长。托马斯·索威尔本身就是个黑人,所以当他对黑人有所批评时就显得特别有说服力。另外一位黑人经济学家沃特·威廉姆斯写过一本书叫《种族与经济学:有多少可以归咎于歧视?》(Race and Economics:How Much Can Be Blamed on Discrimination,2011),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一个观点:一个种族经济条件的改善,不需要以政治权利的提升为前提。这个看法非常重要。那些政治地位很高的人群、得到了很多福利的人群,其生存能力反而会削弱,其经济收入因此会减少。那么穷人怎么办,最重要的出路就是自强,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自身的素质。简单地说就是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中国人有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跟这是讲的是一回事。

    穷人改善自己的生活,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参与分享,搭社会进步的快车。

    全世界人口不仅在增加,而且人的寿命也在翻倍。在1900年,全球的人均寿命是31岁;而到了1950年,全球人均寿命是49岁;到2010年时是67岁。人类整体的生活条件无可置疑地改善了。经济学家发现,人均寿命的基尼系数在缩小,也就是所有的人,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普遍长寿。教育的基尼系数也在下降,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受教育的年限越来越接近。消费的基尼系数,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他们的消费也在趋同,过去只有超级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务,例如越洋快递、国际长途电话、家庭影院等,现在穷人也可以享受到了。

    科技创新能够使得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够得益,包括那些贫困的人。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中还有对谁来当老板、人们为什么不会争着当老板、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婚姻从经济学角度怎么看?为什么女性往往嫁给年纪比自己大的男性等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不妨一读,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颠覆你的认知。

     

    风险与信息管理部

    李聪